《辨姦論.蘇洵》

  事有必至,理有固然。惟天下之靜者,乃能見微而知著。月暈而風,礎潤而雨,人人知之。人事之推移,理勢之相因,其疏闊(疏遠迂闊)而難知,變化而不可測者,孰與天地陰陽之事?而賢者有不知,其故何也?好惡亂其中,而利害奪其外也。

  昔者山巨源(山濤)見王衍(註1)曰:「誤天下蒼生者,必此人也!」郭汾陽(郭子儀)見盧杞曰:「此人得志,吾子孫無遺類矣!」自今而言之,其理固有可見者。以吾觀之,王衍之為人,容貌言語,固有以欺世而盜名者。然不忮不求,與物浮沉,使晉無惠帝,僅得中主,雖衍百千,何從而亂天下乎?盧杞(註2)之姦,固足以敗國;然而不學無文,容貌不足以動人,言語不足以眩世,非德宗之鄙暗,亦何從而用之?由是言之,二公之料二子,亦容有未必然也。

  今有人,口誦孔老之言,身履夷齊之行,收召好名之士、不得志之人,相與造作言語,私立名字,以為顏淵、孟軻復出;而陰賊險狠,與人異趣,是王衍、盧杞合而為一人也,其禍豈可勝言哉!

  夫面垢不忘洗,衣垢不忘澣(ㄏㄨㄢˇ;浣),此人之至情也。今也不然,衣臣虜(囚犯)之衣,食犬彘(狗豬)之食,囚首喪面而談詩書,此豈其情也哉?凡事之不近人情者,鮮不為大姦慝(ㄐ|ㄢ ㄊㄜˋ;邪惡),豎刁、易牙、開方是也。以蓋世之名,而濟其未形之患,雖有願治之主,好賢之相,猶將舉而用之,則其為天下患,必然而無疑者,非特二子(王衍、盧杞)之比也。

  孫子曰:「善用兵者,無赫赫之功。」使斯人而不用也,則吾言為過,而斯人有不遇之歎,孰知禍之至於此哉!不然,天下將被其禍,而吾獲知言之名,悲夫!

註1:王衍:字夷甫,晉惠帝時人。衍少聰慧,山濤見之,歎曰:「何物老嫗,生此寧馨兒,然誤天下蒼生者,必此人也。」

註2:盧杞:唐清州人,貌醜有口才,時郭子儀每見賓客,姬妾不離側,惟杞至,子儀悉屏侍妾,或問其故,子儀曰:「杞貌陋而心險,婦人見之必笑,他日杞得志,吾族無遺類矣。」

辯姦論(翻譯)

  事情會有必然的結果,道理也有不變的原則。只有天下冷靜的人,才能看到細微的跡象就能預知他的發展或結果。月亮四周圍繞著光氣就要刮風,柱下石墩潮濕就要下雨,這是人人知道的事。可是人事的變化,情勢的因循,在疏遠迂闊而難以了解,變化多端而不可測度兩方面,哪裡比得上天地陰陽的事,但是賢能的人也有不知道的,這是什麼緣故呢?這是好惡擾亂了他們的思想,利害動搖了他們的行為啊。

  從前山巨源看到王衍,便說:「將來危害天下百姓的,必定是這個人啊。」郭子儀看到盧杞,便說:這個人一旦得志,我的子孫便不會有存活的了!」照目前來說,這道理確實是可以預見的。以我看來,王衍的為人,他的容貌和言談,固然有可以欺騙世人盜取名譽的地方;可是他不害人,不貪求,隨世俗而進退上下,假釋晉朝沒有痴呆的惠帝,即使只有中等才智的國君,就算有千百個王衍,又從何去擾亂天下呢?盧杞的陰險,固然足以敗壞國家,然而他不讀書,沒有文才,容貌不足以使人動心言語不足以迷惑世人,若不是唐德宗的鄙陋昏庸,又怎會去任用他呢?這樣說來,二公對王、盧兩人的預料,或許也未必盡然啊。

  現在有這樣一個人,口裡講著孔子、老子的話,親身實行伯夷、叔齊的行為,收羅一般好名的士子、不得意的人,共同捏造謊言,私下建立名號,自以為是顏回、孟子的再生;而他的陰賊險狠,又和別人有不同的志趣,這是把王衍和盧杞的性情合併在一人的身上,他的禍害,難道說得完嗎?

  大抵臉上有污垢不會忘記洗掉,衣服髒了不會忘記洗淨,這是人之常情。現在他卻不然,穿囚犯穿的衣服,吃豬狗吃的東西,蓬頭像囚犯,垢面像居喪的人,卻大談詩書,這哪裡是人之常情呢?大凡做事不近人情的人,很少不是個大壞蛋,像豎刁、易牙、開方就是這種人。以他蓋世的盛名,去引發未發生的禍害,雖然有可望治好國家的君主,喜歡進用賢才的宰相,尚且還必將提拔他、任用他,那麼他將給天下帶給禍患,是必然無疑的,這就不是王、盧兩人所能比得上的了。

  孫子說;「善用兵的將領,沒有顯赫的功勞。」假使這個人不被重用,那麼人家會認為我的話說錯了,而這個人就有懷才不遇的感嘆,誰會知道他的禍害會到這樣的地步呢?如果不是這樣,那麼天下將蒙受他的禍害,我倒獲得知言的名聲,這才是可悲呢!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辨姦論.蘇洵
    全站熱搜

    香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